织田信长是怎么出名的 最多引领过多少人打仗 有卫青霍去病白起厉害吗(佐久间信盛)

2023-04-09 22:35:56 最新游戏资讯 lvseyouxi

织田信长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1] ,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将日本的战国乱世彻底打破。原本是尾张国的小大名,后于桶狭间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日本,后通过拥护足利义昭上洛逐渐控制京都,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实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政策,开拓了日本通向近代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于1568年至1582年间,作为掌握日本政治局势的领导人,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但在即将一统全倭前夕,于京都本能寺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结束了辉煌的一生。但人们始终无法找到他的尸体,这使其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趁势上洛

1565年,以京都为中心掌控畿内的权力者管领细川氏的执事三好氏,实权被有力武将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等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所把握。意图使室町幕府权力复活的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与三好氏的对立日趋严重,终遭暗杀。接着三好氏拥立义辉的堂弟足利义荣为第14代将军以作为其傀儡。久秀等人进一步欲暗杀义辉之弟足利义昭,义昭在细川藤孝、和田惟政等幕僚的支援下逃出了京都投奔越前国的朝仓义景。义昭在看不到义景有讨伐三好氏的动静后失去了耐心。

于1568年7月开始接近美浓的信长,信长承诺为义昭讨伐三好氏的同时,将养女雪姬嫁给信玄的四男武田胜赖,藉此与美浓国相邻的甲斐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缔结同盟。但雪姬于产下武田信胜后逝世,为此信长让嫡男信忠与信玄六女松姬约定婚约以保持友好关系,此作法也应用至周围各势力以巩固本国内外。

接着9月,信长以天下布武的大义名分,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并开始上洛。对抗信长上洛的南近江战国大名六角义贤、六角义治父子,在织田军的猛攻下,观音寺城遭攻陷并逃亡伊贺,至此六角氏灭亡。此后六角氏则展开反抗信长的游击战。见到信长前往京都的上洛行动,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了解到信长的实力而臣服,其它隶属于三好三人众的势力多数逃亡至阿波。剩下如池田胜正等人也投降信长。至此,从三好长庆以来,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松永政权面临信长电击般迅速的上洛仅半个月就垮台,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的信长所建立的织田政权诞生。此时,义昭劝信长担任副将军之位,信长看透了将军家的盘算并谢绝之。

此时,开始对伊势的侵攻,1568年神户具盛投降,信长将三男织田信孝送往神户氏为其养子。1569年信长和伊势国司北畠具教开战。具教奋战后仍居劣势,于是接受信长开出的条件而投降。该条件是“信长次男织田信雄作为具教嫡男北畠具房的养子”。此后,伊势国为织田所支配。1576年,信长打破对北畠亲子人身安全的承诺,北畠具教与次子长野具藤一同被杀,北畠具房数年后在幽禁中死去。信长对伊势的神户具盛亦采同样的政策。神户氏接受织田信孝成为神户家养子后,具盛被软禁。

1569年1月,趁信长率领织田军主力返回美浓的空隙时,三好三人众与斋藤龙兴等美浓浪人众共谋袭击足利义昭御所所在的六条本国寺(六条合战)。信长在大雪中堪称神速的行军,仅用2天援军就抵达京都(当时从岐阜到京都需历时3天),而在信长抵达前,由于浅井长政援军与明智光秀的奋战击退了三好斋藤军。

呼应三好军的入江春景于高槻城遭信长进攻。春景投降后,信长不再原谅其背叛而处刑之。同一天,信长要求堺市交出2万贯的矢钱(军费),要求商人们服从织田家。此动作让堺会合众(商人联合会)原先仰赖三好三人众抵抗信长,在三好三人众为织田军击退后,臣服于信长。如此一来,信长成功地扩大于畿内的势力。

1569年,信长为限制足利义昭的幕府将军权力,订立了称为“殿中御掟”9条的掟书(公布法或公定法)之后又追加了7条昭告天下,并让义昭承认这项命令。但因此事使得义昭与信长的对立已然成形。

1570年4月,信长为了讨伐数度无视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仓义景,打破了与浅井长政同盟时的约定(不得进攻浅井氏的盟友朝仓氏),并与盟友德川家康一起进军越前。织田、德川联军逐步攻击朝仓氏各个城池,进逼到金崎城时,浅井长政突出兵救援朝仓氏,信长察觉浅井长政叛变后,开始进行撤退,导致联军陷入退路被截的危机。信长在负责断后的殿军木下秀吉(即日后的丰臣秀吉)、明智光秀、德川家康等人的奋战之下(此即金崎之战),终于得以逃回京都。信长返回京都时,据言身边只剩下约10人。

将军足利义昭趁此机会与信长的对立白热化,发布了打倒信长的命令到各国,包括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信玄、毛利辉元、三好三人众,甚至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杂贺众等寺庙势力都被找来,组成了“信长包围网”。

为对抗包围网,信长开始讨伐浅井长政。1570年6月,在近江姊川河原联合德川家康军与浅井、朝仓联军对战(姊川之战)。会战中织田军一度因浅井方先锋矶野员昌突破了自军13段备的11段而陷入苦战,幸有赖德川军击破朝仓军后联手夹击浅井军,终于击溃浅井、朝仓联军。

1570年(元龟元年)8月,信长出兵讨伐于摄津举兵的三好三人众,因石山本愿寺的援军等原因而苦战。信长本队在摄津与三好三人众对阵时,浅井长政、朝仓义景、延历寺等3万联军进攻近江坂本,抵抗联军攻势的近江织田军败于人数上的劣势,信长重臣中名将森可成与信长之弟织田信治因此战死。为此信长于9月23日凌晨神速从摄津本队返回近江,慌乱的浅井长政、朝仓义景等人于比睿山布阵抵抗信长。信长则在近江国志贺与浅井、朝仓联军对峙(志贺之阵)。然而此时受命于本愿寺法主显如的伊势长岛一向一揆众举起叛旗,信长之弟织田信兴、重臣坂井政尚因此丧命,信长也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为打开窘境,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颁布敕令。12月13日,因天皇敕令而成功与浅井、朝仓军和解。此时据大久保忠教所记载的“三河物语”中,提到信长对义景的说法是“天下是朝仓大人所有,我将不再妄想”。

1571年(元龟二年)9月,信长数度要求僧兵撤退,发出多次“避难劝告”,后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比睿山延历寺(火烧比睿山),成为佛敌后的信长,一向一揆以及浅井朝仓方面再度出兵。

1572年(元龟三年)7月,信长嫡男织田信忠初次出阵。此时织田军和浅井、朝仓联军之间有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但战况渐渐对信长一方有利。8月朝仓军的武将前波吉继、富田长繁、户田与次等人投降信长。

10月,甲斐的武田信玄呼应足利义昭的出兵邀请,终于开始上洛。武田军总兵力3万,大军开始侵攻织田领地的东美浓与德川领地的远江、三河。织田、德川军开始抵抗。

但在武田军武将秋山信友进攻东美浓的岩村城时,城主的远山景任(直廉)病死。景任遗孀岩村殿(信长的叔母)将信长五男坊丸(日后的织田胜长)收为养子,并立织田胜长为城主抵抗来军,秋山信友对岩村殿使出结婚的谈和条件。

实际上岩村殿的女儿雪姫和武田胜赖结婚生下武田信胜,岩村殿跟武田氏也可说有姻亲关系。因此,岩村殿开城投降并和秋山信友结婚,把坊丸做为人质送往甲斐,令东美浓大半落入武田的支配。

同年,武田军大举出征,目标是德川军三河的领地,德川军于一言坂之战为武田军大败,接着连远江、三河诸城都一一陷落,战况逐渐对德川军不利。信长为挽救战况,派出由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领兵的3000名援军到三河,但在12月远江三方原之战中,织田、德川联军被武田军大败,平手泛秀战死,结果援军未能解救德川军,退回歧阜。

1573年,武田军继续西上,从远江开始进攻三河。2月开始攻击三河的野田城,而将军足利义昭则在三好义继及松永久秀等人协助下举兵呼应信玄的上洛行动。两面受敌的信长为解决困境,4月5日经正亲町天皇出面(发出敕令)与义昭和解。接着4月12日,信长更大的强敌武田信玄病死(也有一说是武田信玄被德川军于野田城狙杀而死,不过信玄病死说法可信性高),武田军带回信玄遗体返回甲斐。[3]

包围崩坏

由于信玄死去,信长得以趁势重整军备。接着7月、举起叛旗后守在二条城、槙岛城的足利义昭遭信长击败,从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时代终结。1573年7月28日,信长奏请朝廷将年号从元龟改为天正。天正元年(1573年)8月、信长命细川藤孝讨伐守在淀城的三好三人众其中一人岩成友通,友通遭击败。同月、信长率领3万兵力行军至越前,于刀根坂之战击败朝仓军。攻下朝仓氏后,转往攻击于小谷城的浅井久政、浅井长政父子,在信长攻击下,小谷城陷落,浅井久政,浅井长政父子皆剖腹自杀,信长将长政之子万福丸处死,浅井氏灭亡。在此时,带回了嫁给长政的信长之妹阿市。

9月24日、信长以尾张美浓伊势军队为中心,率领3万兵力往伊势长岛行军。织田军在泷川一益等人的活跃下,约半个月就一一攻陷长岛周边的敌城,但由于长岛的一向一揆强烈抵抗,厌恶长期战的信长开始于10月25日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受到一揆军的追击,导致织田军苦战、林新次郎通政战死。

11月、河内的三好义继配合足利义昭开始叛乱。信长以佐久间信盛为总大将,将军队送往河内,义继的三家老因惧怕信长的实力背叛了义继,义继于1573年11月16日自杀,至此三好氏灭亡。1573年12月26日,于大和的松永久秀终也无计可施,献出多闻山城并投降信长。

结果武田信玄病死仅不到一年,加入信长包围网的大名、大部分皆为信长所击败。[3]

一向一揆

1574年1月、攻下朝仓氏后,越前虽成为织田家领土,但地头武士与本愿寺门徒却掀起叛乱,富田长繁在一乘谷杀害了守护代前波吉继(桂田长俊)。接着呼应此叛乱,甲斐的武田胜赖也出兵攻打东美浓。信长决定与信忠一起迎击武田军,但在信长援军抵达前,东美浓的明智城已被攻陷,信长为避免与武田军正面冲突而撤退到岐阜。

3月,信长上洛并受任从三位、参议的官位。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表示欲收割兰奢待(一种高级香料)。据言,这是信长为了让各国知道信长与正亲町天皇之间有密切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天皇则也下了勅令允许之。由此契机各国大名知道信长的实力为朝廷所承认,尤其是从奥州派往信长处表示友好的使者也增加了。

信长之馆(安土城复元后的天守)

7月,信长率领3万大军,从水陆路方面完全包围了伊势长岛,切断了敌方兵粮补给。在一揆军巧妙的战术下,击杀了信长同父异母的弟弟织田信广。但8月后一揆军陷入兵粮不足的状况,在织田军猛攻下大鸟居城也被攻陷一揆军超过1000人以上战死,战况因此更往织田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9月29日,兵粮缺乏的长岛城门徒投降,并向信长请求让其搭船从大坂方面退兵,信长亦接受之。然而信兴、信广等备受信长信赖的兄弟被杀害,加上一揆军的退却速度迟缓,于是信长下令铁炮同时射击搭船的门徒。一揆军方面亦被激怒,有一部分反过来袭击织田军,此时信长之弟织田秀成等人战死。接下来信长针对困守中江城、屋长岛城的长岛门徒,从城堡周围开始包围,最后攻破之。此时,据传一揆军有2万人为织田军所杀害。经此战后,信长成功地平定长岛门徒们的叛乱。[3]

长筱之战

1575年4月,武田胜赖为讨伐于信玄死后即背叛武田家成为德川家康家臣的奥平贞昌,率领15000人的兵力前往攻击贞昌所在城长筱城。但奥平军的善战使武田军在进攻长筱城上花了超出预期以上的时间仍无法攻下。

此时信长于5月12日率领3万大军从岐阜出兵,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与德川家康军8000兵会合。扩大为38000兵力的织田德川连合军于5月18日布阵于设乐原。

接着5月21日,织田德川联合军与武田军开战(长筱之战)。在此战中,信长将铁炮队分成三队,采用节省装填弹药时间的三段击战法。(有一部分人认为此战法真伪未定)织田德川连合军在此场对武田军的战役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同时在武田大军下成功防卫了长筱城的奥平贞昌,领受信长所赐的“信”字,改名为信昌。

1574年,信长派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桂田长俊遭夺取了越前的本愿寺门徒杀害,之后门徒们开始内部分裂。1575年1月、门徒们惩罚了协助杀害长俊但之后反戈一击的富田长繁等地头武士、将越前做为属于一揆的国土。接着受显如命令前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为下间赖照,但由于赖照的恶政更甚于前代领主桂田长俊,一揆众的内部持续分裂。视此为好机会的信长在长筱之战结束后,8月行军前往越前。

一揆军虽抵抗了织田军,但在已内部分裂的情况下,一揆众无法同心合作迎敌。以下间赖照与朝仓景健等人为首、约有12250人的越前加贺门徒在战役中为织田军所杀。此时、信长在给村井贞胜的信件中,记下了越前的惨状:“到处都是死尸、一点空地也无。真想让你看到此景”。记载此时从军的前田利家行为的石版还存在着。写着:“一揆奋起、此后前田又左卫门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依法处刑以磔刑、下热汤、下油锅。如此等事。一笔记下”。于是越前再度成为织田领土、信长将越前8郡赐给柴田胜家时,据言信长曾指示胜家经营北国的法则。[3]

二次围网

1575年11月4日,信长叙任权大纳言,11月7日任右近卫大将。11月28日,信长让出织田家家督之位给嫡男织田信忠,同时也让出美浓尾张等领地于原则上隐居。只是信长仍然处于执行织田家政治军事的立场。1576年1月,信长于琵琶湖湖岸,开始亲身指挥建筑安土城。

1579年完成了五层七重且豪华绚烂的安土城。据言安土城内部极为通风。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寄回母国的信上赞叹:“即使欧洲也没有如此豪华的城堡”。信长把岐阜城让给信忠、并迁入其新筑于南近江(今滋贺县)的安土城。信长就以此为据点开始迈向一统天下之路。

1576年1月、与信长友好的丹波的波多野秀治举起叛旗。接着石山本愿寺也再次举兵,再一次反信长的动作开始增强。信长于4月、派大将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原田直政率领3万军队前往大坂、但于苇原之战中大败,以原田直政为首有1,000人以上战死。大坂的织田军在石山军猛烈攻势下,困守于天王寺堡垒,遭石山军包围,织田军因此陷入困境。5月5日,信长前往若江城发出动员令,却只召集到3000人左右。

而信长于5月7日早上、亲自在前头率领此3000人军队、攻向包围天王寺堡垒的15000人的石山军(天王寺堡垒之战)。信长本人虽在激烈战斗中负伤,但信长本人的出阵使得织田军士气高昂,最后得以成功击败石山军。之后,织田军从水陆路包围石山御坊以断绝兵粮。但在7月13日、石山本愿寺援军毛利村上水军800艘出现并击败了织田的水军(木津川之战)后、毛利军将兵粮弹药搬入石山。

此时人称越后之龙的大名上杉谦信开始与信长敌对。信长与谦信,原本为对抗武田信玄此一共同敌人,于1572年缔结了同盟。在信玄病死后、谦信为信长一再地与宗教势力抗争的行动所激怒,因此于1576年与石山本愿寺和解,并解除与信长的同盟,明白地表示与信长的对立。以谦信为盟主,毛利辉元、石山本愿寺、波多野秀治、纪州杂贺众等反信长者同一步调地开始行动。

针对此状况,信长在1577年2月率领大军前往讨伐纪州杂贺众,由于毛利村上水军于背后援助杂贺众及谦信进攻能登等原因,到了3月,杂贺众领袖杂贺孙一投降,但没有提供人质给信长,只是在形式上维持和睦,信长从纪伊撤兵。此时,在能登七尾城的长续连一边承受谦信攻击一边派儿子长连龙向信长求援军。信长派柴田胜家为总大将率领3万为前行军队、自己率领本队18000人为后军出阵。但9月15日七尾城沦陷,9月23日前军遭谦信所率领的上杉军所败(手取川之战)。

信长知道战况后,为避免与谦信正面冲突,返回了安土。大和的松永久秀见到信长的困境,与谦信呼应而举兵反叛。得知久秀谋反的信长从加贺撤兵、派织田信忠为总大将,大军前往信贵山城于10月击败了久秀。久秀在城内天守阁放火自杀。但在对谦信的战斗上居于不利立场的信长,面临毛利氏、石山本愿寺的攻势再次陷入困境。

10月在击败久秀后,在丹波龟山城抵抗信长的内藤定政病死。龟山城、籾井城、笹山城等丹波诸城,旋即为织田军所攻下。1578年3月13日,上杉谦信突然死去。因谦信没有子息,于是养子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开始争夺起继承权。在此时,织田军则攻下了上杉领土的能登、加贺。而由于谦信的死,信长包围网再次崩坏。

进入天正年号后,织田家已具备延伸至多方面势力的兵力与财力。信长赐予属下武将战国大名级的领土,给予高度的统治自由并命令其攻略周边势力。谦信死后、历经家督之争得以继承家督的是上杉景胜,信长针对上杉势力派出柴田胜家、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人;对武田胜赖则派出嫡男织田信忠、泷川一益、森长可等人;对波多野秀治则是派明智光秀、细川藤孝等人;对毛利辉元则派出羽柴秀吉、对石山本愿寺则派佐久间信盛。

在谦信死后,织田军对上杉氏的战况转向优势,逐次攻下了能登、加贺,甚至进攻到了越中。于1579年夏天,波多野秀治投降后遭处刑。在毛利的攻击下,加入织田阵营的山中鹿之介等尼子氏再兴势力被消灭。接着播磨的别所长治谋反,初期虽陷入苦战,但终究攻势得以进展。1579年,毛利军于备前的宇喜多直家投降信长,至此织田军与毛利军的优劣情势完全逆转。

1580年取得播磨、但马,1581年羽柴秀吉断绝鸟取城的兵粮供给,而攻下了因幡,接着攻下岩屋城取得淡路。1578年10月、荒木村重于有冈城背叛信长。谋反原因到现今仍是个谜,重用村重的信长亦感惊愕,甚至劝村重改变心意。村重不从并和本愿寺携手抵抗信长。但村重的家臣中川清秀、高山重友投降信长后,信长方处于优势。11月6日、第二次木津川之战中,信长利用铁甲船战术大败毛利水军,在无法受到毛利的援助下,石山本愿寺与荒木村重遭孤立。

为此村重于1579年9月,抛弃妻子从有冈城逃出。有冈城陷落后,荒木一族大半被处刑。而1580年4月,在正亲町天皇勅令和森长可一族的调停下,本愿寺以有利的条件取得和解,并从大坂退兵。(这也是信长的对朝廷工作,详见佐久间信盛。)

1579年、织田信雄于伊势外筑护卫城遭伊贺国人的妨害,为此感到愤怒的信雄自作主张地进攻伊贺国,大败而回。信长严厉地斥责信雄的同时,对伊贺国人的敌意亦逐渐升高(之一次天正伊贺之乱)。1581年,信长再度派信雄为总大将率领6万军队攻下伊贺,使伊贺成为织田家的领土。(第二次天正伊贺之乱)

1579年、信长命令盟友德川家康的正室筑山殿(濑名姬)及二人所生嫡子松平信康切腹。理由是因为信康的12条罪行、筑山殿与武田胜赖勾结等。不论是那个理由,德川家臣团内分成顺从信长派(滨松派,拥护德川家康)与反信长派(冈崎派,拥立松平信康)互相争执起来,最终家康让两人自杀。(通说为筑山殿遭家康派人杀害,但命松平信康等人切腹,此事仍有相当多未解之谜)。

1580年8月、信长放逐织田家历代老臣佐久间信盛与其嫡男佐久间正胜(信荣)。信长发出惩罚令给信盛,理由为对本愿寺之战上毫无成果等理由。接着对林秀贞、安藤守就、丹羽氏胜也以无能、从前就想谋反等理由放逐之。[3]

讨伐武田

1581年为信长全盛期。2月28日于京都天皇内殿的东边马场举行一大展示,即所谓的京都军马演练,此演练为以信长为首的织田家一门、丹羽长秀、山内一丰等织田军团的军容展示。此时的军马演练,正亲町天皇亦有出席。信长公记提到此演练:“贵賎群众者,得以生于如此可喜可贺天皇之世,……心怀感激演练逐次进行,乃成从上古至后世之壮景。”1581年5月,织田军的攻势凌厉。并趁防守越中的上杉军武将河田长亲突然死去的空隙,行军至越中,占领了大部分的土地。同时德川家康也终于1581年3月23日得以夺回为武田军占领的高天神城。

此时在纪州的杂贺众开始内部分裂,支持信长派的铃木孙一与反信长派的土桥平次等人互相争斗,导致杂贺众势力衰退。接着针对高野山于1581年藏匿荒木村重残党与足利义昭密通等与信长为敌的动作,信长派出数十名使者欲和平地解决此事,而高野山方面却不合理地将信长派去的使者全部杀害。被激怒的信长逮捕织田领地中数百名高野山僧人,并命令河内、大和的各大名包围高野山。

1582年2月1日、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义昌向信长提出投奔织田家的请求。信长答应后,于2月3日向信忠发出针对武田的大动员令。于是德川家康从骏河、北条氏直从关东、金森长近从飞驒、信忠从木曾处各自开始进攻武田领土。其兵力数量,据言超出十万以上。面对此境的武田军,伊那城的守将下条伊豆守遭城兵放逐而献城给织田军、接着信浓松尾城主小笠原信岭、骏河田中城主依田信蕃、骏河江尻城主穴山信君等人争先恐后地投降织田军,于是连有组织地抵抗都没有的武田军就此败亡。信长出阵讨伐武田是在3月8日、当天信忠占领了甲府,3月11日在甲斐东部的田野除去了武田胜赖、信胜父子,至此武田氏灭亡。

甲斐武田氏灭亡后,即使原先隶属武田者表示顺从信长之意,信长仍不容情地将武田一族彻底铲除,即所谓“狩猎武田”的信长令。德川家康与一部分织田重臣难以接受信长的命令,拼命地隐匿武田的遗臣。江户时代以后仍存在的武田相关一族几乎都是于“狩猎武田”时被藏匿起来的遗臣末裔。民间传说在最后一次攻打武田时,明智光秀说出“能来到这里,我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的”这句话激怒了信长,信长则说“你做了什么”,之后惩罚了光秀。(有信长将光秀的头抓去撞栏杆等情节。惩罚说的情节不一,详见明智光秀)另外织田军在攻打藏匿武田遗臣的塩山惠林寺时,惠林寺因拒绝交人而遭放火烧寺。当时惠林寺住持快川绍喜临终前所说“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的话,仍流传至今。

武田氏灭亡后,信长在骏河派德川家康、上野为泷川一益、甲斐是河尻秀隆、北信浓为森长可、南信浓为毛利秀赖以压制北条氏直,并实施如以往信玄、谦信一样的彻底和平外交政策来保持和北条的同盟关系。在此时的信长军团已可说是无人可敌。[3]

本能寺之变

1582年夏天、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等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关于明智光秀的异心,有一说是光秀认为自己未被赋予进攻四国的任务,而开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会不会像林秀贞、佐久间信盛父子一样被放逐。”的被害妄想。另一说是,光秀以前曾受信长命令负责与长宗我部元亲的和睦工作,为此命令奔走以改善彼此关系的光秀将属下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亲。但结果却往武力讨伐的方向发展,光秀因此感到名誉受损、倍感屈辱。

总见院织田信长墓

1582年5月15日。德川家康为了骏河国领地增加的宴会抵达安土城。信长派明智光秀负责接待,光秀从15日到17日专注于接待家康。在家康停留的这段期间,正在攻打备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长要求援军,并提到“毛利军有率大军往高松城救援的动作”。信长答应派兵后,解除光秀的接待任务,改命其带兵前往援助秀吉。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准备的接待餐宴质量不佳,信长令其随从森兰丸敲光秀的头。

5月29日,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后则逗留于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却突然迅速出现在京都,并于6月2日袭击本能寺。当时,因属下兵力对信长的信赖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缘故,光秀于进攻本能寺时,并没有告诉部下攻击的目标是信长。

据言率领森兰丸、坊丸、力丸、伴正林等约100人的信长本身亦持枪奋战,负伤后返回房内纵火自杀。享年49。当时本能寺为大火烧毁,通说是认为信长已死于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遍寻不到信长遗体,有一说是信长遗体已被仰慕信长的僧侣与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长子织田信忠得知消息后,与村井贞胜于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军,最后亦不敌自杀。而黑人兵弥助在本能寺之变中,直到最后都和信长一同奋战。为光秀所擒后,赦免后,被强行送至耶稣会

日本战国名将一览表

日本战国武将绰号与称号一览表

本多重次 ——鬼作左

波多野宗高 ——丹波鬼

保科正俊 ——枪弹正

北条氏康 ——相模的狮子

北条纲成 ——地黄八幡

赤井直正 ——丹波的赤鬼

柴田胜家 ——破竹柴田

池田辉政 ——姬路宰相

长野业正 ——上州猛虎、上州的黄斑

长宗我部元亲——姬和子、土佐之能人

长阪信政 ——血枪九郎

德川家康 ——海道之一弓

渡边守纲 ——枪之半藏

大宝寺义氏 ——恶领主

岛津义弘 ——鬼石曼子

稻井教业 ——青鬼

大久保长安 ——天下总代官

岛左近 ——鬼胜猛

服部半藏 ——鬼之半藏

丰臣秀次 ——杀生关白

饭富虎昌 ——甲山的猛虎

富田重政 ——越后名人

高阪昌信 ——逃弹正

古田重然 ——织部

沟尾茂朝 ——庄兵卫

鬼小岛弥太郎——鬼小岛

后藤信康 ——黄后藤

户泽盛安 ——夜叉九郎

今川义元 ——东海巨人

金地院崇传 ——黑衣宰相

九鬼嘉隆 ——海盗大名

加藤清正 ——虎加藤

崛尾吉晴 ——佛茂助

井伊直政 ——井伊的赤鬼

可儿才藏 ——竹草之才藏

泷川一益 ——重炮手

立花道雪 ——雷之化身、鬼道雪

铃木重秀 ——杂贺孙市

龙造寺隆信 ——肥前之熊

马场信房 ——不死的鬼美浓

名古屋山三郎——日本之一枪

毛利元就 ——西国之雄

南天坊天海 ——黑衣宰相

片仓重长 ——恶鬼

薄田兼相 ——橙武者

秋山信友 ——武田军的猛牛

前田利家 ——枪之又左

森长可 ——鬼武藏

十河一存 ——鬼十河

上泉信纲 ——剑圣、上州之一枪

上衫谦信 ——越后之龙、军神

松野重元 ——主马

山中鹿之介 ——出云之鹿

陶晴贤 ——西国无双的大将

武田信玄 ——甲斐之虎

小幡虎盛 ——鬼虎

新纳忠元 ——鬼武藏

香西佳清 ——盲目大将

羽柴秀吉 ——猴子

原虎胤 ——美浓夜叉

伊达政宗 ——独眼龙

真壁氏干 ——鬼真壁

佐久间盛政 ——鬼玄蕃

佐久间信盛 ——撤退佐久间

足利义辉 ——将军剑圣

正木时茂 ——枪大膳

最上义光 ——出羽之骁将

斋藤朝信 ——越后之钟馗

斋藤道三 ——蝮蛇

织田信长 ——尾张大傻瓜、第六天魔王

织田信秀 ——尾张之虎

真田幸隆 ——攻弹正

真田昌幸 ——正后双能之士

真田幸村 ——日本之一武士

佐竹义重 ——鬼义重

佐佐成政 ——北陆孤狼

------------------------------------------

集体称号:(以下以称号的音序为顺)

八浜七本枪 ——粟井正晴、岸本惣次郎、国富贞次、小森三郎右卫门、宍甘太郎兵卫、能势赖吉、马场职家

八代十三人众——奥野越前守、高桥骏河守、东织部、东主马、东四郎左卫门尉、东缝殿助、松木左马头、蓑田出云守、蓑田纪伊助、蓑田信浓入道、宫原内记、宫原缝殿助、村山越前守

北条三家老 ——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

北条五色备 ——笠原康胜(白备)、多目周防守(黑备)、富永右卫门尉(青备)、北条纲高(赤备)、北条纲成(黄备)

北条八老 ——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笠原康胜、多目周防守、富永右卫门尉、北条纲高、北条纲成

村上八人众 ——西条义忠、森村清秀、信田隆生、屋代道斋、盐崎八郎、五加重成、石川高清、高阪范重

大坂城七将星——真田幸村、长宗我部盛亲、木村重成、后藤又兵卫基次、明石全登、毛利胜永、大野治房

大坂七手组头——青木一重、伊东长次、中岛氏种、野野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重、真野赖包

德川三杰 ——本多忠胜、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四天王 ——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十六神将——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内藤正成、平岩亲吉、鸟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纲、鸟居忠广、大久保忠佐、蜂屋贞次

岛津四兄弟 ——岛津三郎左卫门义久、岛津又四郎义弘、岛津又六郎岁久、岛津又七郎家久

大友双璧 ——立花道雪、高桥绍运

丰臣五大老 ——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担任)

丰臣三中老 ——生驹正亲、堀尾吉晴、中村一氏

丰臣五奉行 ——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丰后三老 ——吉冈长增、吉弘监理、臼杵监速

肥前三城七骑——今道纯近、大村纯辰、朝长纯基、朝长纯盛、藤崎纯久、宫原纯房、渡边纯纲(又称为大村家七勇士)

府中三人众 ——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

锅岛三生 ——锅岛信生(直茂)、石井生札、下村生运

冈崎五人众 ——天野贞有、石川忠辅、植村新六、内藤义清、林藤助

海赤雨三将 ——海北纲亲、赤尾清纲、雨森弥兵卫

黑田双璧 ——母里太兵卫友信、后藤又兵卫基次

黑田八虎 ——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一成、黑田利高、黑田利则、黑田直之、后藤基次、母里友信

黑田二十四将——黑田利隆、黑田利则、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堀正俦、益田正亲、母里友信、野村佑胜、野口一成、后藤基次、黑田一成、久野重胜、井上之房、菅正利、小河信章、桐山信行、林直利、吉田长利、村田吉次、竹森次贞、衣笠景延、三宅家义、毛屋武久、原种良

会津四家老 ——佐世、富田、平田、松本

加藤清正十六将——加藤舆右卫门、加藤右马允、加藤清兵卫、角(右边添一“鸟”字)平次、龙造寺又八、庄林隼人、贵田孙兵卫、吉村吉左卫门、山内甚三郎、九鬼四郎兵卫、天野助左卫门、木村又藏、森本义太夫、斋藤主水、赤星太郎兵卫、饭田觉兵卫

贱岳七本枪 ——福岛市松正则、加藤虎之助清正、加藤孙六嘉明、肋阪甚内安治、片桐助作且元、平野权平长泰、糟屋右卫门尉武则

立花四天王 ——由布惟信、十时连贞、安东家忠、高野大膳

六角义贤六宿老——蒲生贤秀、后藤秀胜、近藤贞治、平井定武、三云成持、目贺田纲清

芦名四天王 ——佐世种常、富田滋実、平田盛范、松本舜辅

利休门三人众——蒲生氏乡、细川忠兴、芝山宗纲(监物)

利休七哲 ——蒲生氏乡、细川忠兴、高山重友、古田重然、芝山宗纲(监物)、濑田伊繁、牧村利贞

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百武贤兼、江里口信常、木下昌直(或円城寺信胤,有争议)

六角两藤 ——后藤贤丰、进藤贤盛

美浓三人众 ——安藤守就、稻叶一铁、氏家卜全

美浓四人众 ——安藤守就、稻叶一铁、氏家卜全、不破光治

毛利两川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

毛利四武士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贞俊

毛利五奉行——赤川元康、粟屋元亲、桂元忠、国司元相、儿玉就忠

毛利十八将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贞俊、穴户隆家、吉见正赖、天野隆重、桂元澄、儿玉就忠、志道广良、粟屋元秀、赤川元助、熊谷信直、粟谷元亲、国司元相、井上元兼、饭田元亲、渡辺左卫门

那须七骑 ——芦野氏、伊王野氏、大关氏、大田原氏、千本氏、那须氏、福原氏

尼子新宫党 ——尼子国久、尼子诚久、尼子丰久、尼子敬久

尼子三杰 ——熊谷新右卫门、立原久纲、山中鹿之介

尼子七马士 ——马井汲之助、马饲舍人、马川渡之助、马路走之助、马冢登之助、马山翔右卫门、马木彦右卫门

尼子九牛党 ——牛井谷右卫门、牛尾幸清、牛冈草之助、牛饲糖右卫门、牛川飞右卫门、牛田源五兵卫、牛田锄右卫门、牛尿踏右卫门、牛引夫兵卫

尼子十旗 ——赤穴光清、牛尾幸清、大西氏、熊野久家、神西三郎左卫门、诹访部(三刀屋)久扶、马来(真木)氏、松田诚保、三泽为幸、米原纲宽(又称为“尼子十砦”)

尼子十助(介)——秋上伊之助、植田稻叶之助、大谷猪之助、柴桥大力之助、高桥渡之助、寺本生死之助、早川鲇之助、深田泥之助、山中鹿之介、横道兵库之助

尼子十勇士 ——山中鹿之介、早(今)川鲇之介、薮中荆之介、秋宅庵之介、横道兵库之介、寺元(本)生死之介、尤道理之介、植田早稻(苗)之介、深田泥之介、小仓鼠之介(根据《战国百科》记载)

蒲生十三勇士——赤座隼人、谷崎忠右卫门、上阪左文、生驹弥五左卫门、阪源次郎、安藤将监直重、上阪源之丞、本多三弥正重、横山喜内、林五郎左、上野田主计头、仪俄忠兵卫、后藤喜三郎高治

浅井四翼 ——矶野员昌、大野木国重、野村定元、三田村休俊

清洲三奉行 ——织田信秀、织田因幡守、织田藤左卫门

谦信双璧 ——柿崎景家、甘糟(粕)景持

三岛村上水军——能岛(村上武吉)、来岛(来岛通康→来岛通总)、因岛(村上吉充)

三国司 ——伊势北田氏、土佐一条氏、飞弹姊小路氏

三河三奉行 ——天野康景、高力清长、本多重次

三好三人众 ——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

摄津三守护 ——池田胜正、伊丹亲兴、和田惟政

山名四天王 ——田结庄是义、太田垣辉信、垣屋续成、八木丰信

三山城 ——竹腰正信、直江兼续、横山长知

上田七本枪 ——朝仓藤十郎宣政、斋藤久右卫门利信、镇目半次郎惟明、什左次右卫门久正、户田半平光正、中山助六郎照守、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

矢中七骑 ——秋山逢殿助、大泽备后、栗原内记、长嶋因幡、福岛嘉兵卫、真下下野、松本九郎兵卫(又称“和田七骑”)

筒井左右近 ——岛胜猛(左近)、松仓重信(右近)

桐生七骑 ——芥川能登、荒莳式部、小曾根筑后、高草木筑前、东宫民部、松岛淡路、松岛式部

田山七武士 ——伊丹总坚、长续连、温井总贞、游佐续光、游佐宗円、平总知、三宅总广

天下三秀 ——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松永久秀

天下七兄弟 ——稻叶正成、可儿才藏、辻小作、谷卫友、中黑道随、丹羽山城、渡边勘兵卫

土佐七雄 ——长宗我部、香宗我部、吉良、本山、安芸、津野、大平

武田三弹正 ——高阪昌信(逃弹正)、真田幸隆(攻弹正)、保科正俊(枪弹正)

武田四名臣 ——马场信房、内藤昌丰、高阪昌信、山县昌景

武田二十四将——武田胜赖、武田信繁、武田信廉、穴山信君、高坂昌信、马场信房、真田幸隆、原虎胤、内藤昌丰、原昌胤、秋山信友、板垣信方、山本勘助、三枝守友、小幡虎盛、真田昌幸、饭富虎昌、横田高松、山县昌景、土屋昌次、多田满赖、甘利虎泰、小山田信茂、小幡昌盛

武藏四家 ——成田氏、玉井氏、奈良氏、别府氏

武藏七党 ——猪俣党、私市党、儿玉党、丹党、西党、村山党、横山党

小豆坂七本枪——织田孙三郎信光、织田造酒丞信房、佐佐孙介胜重、佐佐隼人正政次、冈田助左卫门重善、下方左近贞清、中野又兵卫一安

蟹江七本枪 ——阿(安)部忠政、大久保甚四郎忠员、大久保治右卫门忠佐、大久保新八郎忠俊(利)、大久保新十郎忠世、杉浦八郎五郎镇贞、杉浦物左卫门镇荣

西美浓十八将——相场国信、衣斐光兼、揖斐光亲、岩手道高、轻海光显、国枝正则、郡家光春、小柿长秀、小弹正国家、高桥治平、竹越守久、竹中半兵卫重治、所信国、林道政、船木义久、松山正定、八居国清、山岸光信

信浓的四大将——木曾义昌、村上义清、小笠原忠实、诹访赖忠

小倭七人众 ——稻垣氏、臼木氏、冈村氏、小泉氏、堀山氏、满贺野氏、吉悬氏

新阴流四天王——丸目 *** 佐长惠、柳生但马守宗严、穴泽净贤、匹田文五郎

一乘谷四奉行——朝仓景连、前波景定、小泉长利、河合吉统

伊贺上忍三家——服部家(服部保长,即服部半藏正成之父)、藤林家(藤林长门守保丰)、百地家(百地丹波守)

越后十七将 ——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饭盛摄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岛弥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马之介、斋藤朝信、田(右边添一“鸟”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赖、直江兼续、直江景纲、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长、毛利上总介、桃井赞岐守

宇喜多三老 ——长船贞亲、冈利胜、户川秀安

姊川七本枪 ——渡边金大夫、门奈左近右卫门、伊达舆兵卫、伏木久内、中山是非之助、吉原又兵卫、林平六

最上八盾 ——天童氏、饭田氏、尾花泽氏、盾冈氏、长静氏、成生氏、延泽氏、六田氏

斋藤六人众 ——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竹越尚光、长井卫安、日根野弘就、日比野清美

真田十勇士 ——根津甚八、三好清海、海野六郎、三好伊三、览十藏、雾隐才藏、猿飞佐助、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由利镰之助

织田双璧 ——明智光秀、羽柴秀吉

织田四天王 ——柴田胜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泷川一益

织田四家老 ——羽柴秀吉、丹羽长秀、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歌谣分别称之为:木棉藤吉,米五郎左,勇敢柴田,倚重佐久间)

织田五奉行 ——菅谷长赖、长谷川秀一、福富秀胜、堀秀政、矢部家定

求太阁立志传5特殊人物卡

斋藤义龙 西美浓三人众(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稻叶一铁)

武田信玄 武田四名臣(高阪昌信+内藤昌丰+马场信房+山县昌景)

三好长庆 三好三人众(岩成友通+三好长逸+三好政康)

宇喜多直家 宇喜多家三老(冈利胜+长船贞亲+户川秀安)

北条氏政 北条三家老(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松田宪秀)

小早川秀秋 丰臣五奉行(浅野长政+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前田玄以+增田长盛)

丰臣秀赖 丰臣五大老(上杉景胜+宇喜多秀家+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

丰臣秀次 丰臣三中老(堀尾吉晴+生驹亲正+中村一氏)

柴田胜家 贱岳七本枪(糟谷武则+片桐且元+加藤清正+加藤嘉明+平野长泰+福岛正则+胁坂安治)

龙造寺隆信 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百武贤兼+江里口信常+円城寺信胤)

大友义镇 大友三老(臼杵鉴速+吉冈长增+吉弘鉴理)

浅井长政 海赤雨三将(赤尾清纲+雨森弥兵卫+海北纲亲)

德川信康 冈崎三奉行(本田重次+高力清长+天野康景)

伊达政宗 伊达三杰(伊达成实+鬼庭纲元+片仓景纲)

武田义信 战国三弹正(高坂昌信+真田幸隆+保科正俊)

毛利元就 毛利三本矢(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

真田信繁 赤备之传统(饭富虎昌+山县昌景+井伊直政)

佐久间盛政 府中三人众(佐佐成政+前田利家+不破光治)

国司元相 三国司(姊小路赖纲、一条兼定、北田具教)

德川家康 德川四天王(井伊直政+酒井忠次+神原康政+本多忠胜)

有谁了解“佐久间盛重”这个人

佐久间盛重

大学助,出生年不详,死于1560年,织田家部将。

从织田信秀时代,就出仕织田家。信秀死后,参加了信行、信长间的稲生之战,作为信长方守卫名冢。1560年桶狭间之战时,守卫前哨基地丸根砦,受到今川方松平元康的攻击,战死。

今川方,先手攻击根·鹫津砦分散了兵力,也是织田信长在桶狭间获得胜利的原因之一。盛重败亡,很可能就是战略上的玉碎。

佐久间信盛(さくまのぶもり)

半羽助、右卫门尉。出生年不详,死于天正九年(1581年)七月二十四日。出身为御器所佐久间一族。

与柴田胜家、林通胜等人同为织田家的老臣,一贯支持信长。桶狭间之战中,负责守卫善照寺砦,并没有参加奇袭战斗。战后负责整备鸣海城及其城下町。

在这之前,居于山崎城,从御器所佐久间氏中独立出来。

之后,在织田家的宿老中地位更高、功劳也最为显赫。

天正四年(1576年),率3000士兵攻击本愿寺的大坂天王寺城,天正八年(1580年)本愿寺才从大坂退兵。经过长年的攻略,却没有取到显著的收获,因此触怒信长,被追放至高野山。

在期待赦免的漫长日子里病故。死于天正九年(1581年)的十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