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神话四大战役(神话战争)

2023-03-25 12:10:59 攻略信息 lvseyouxi

中国远古神话四大战役分别是:涿鹿之战、祝融胜共工、巫妖之战、封神之战。

1、涿鹿之战

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

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

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2、祝融胜共工

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一向不和,双方时常发生争斗,更大的一次更是闹得天翻地覆,共工纠集了手下所有大臣和兵将向祝融发起进攻,一时间洪水泛滥,生灵涂炭。

火神祝融在女娲娘娘的帮助下打败了共工,可没想到共工竟恼羞成怒,发狠撞到了天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还好女娲娘娘及时斩鳌定四极,炼石补苍天,才平息了这场灾难。

3、巫妖之战

龙汉大劫结束后,妖帝帝俊、东皇太一两大金乌统一了洪荒众妖族,并建立了妖族天庭,巫族则以不周山为据点,占据了大地与妖族分庭抗礼。

双方对峙多年后,爆发了一次史诗级的战役,即“巫妖之战”,这一战中,帝俊和太一与十二祖巫同归于尽,巫妖两族也伤亡殆尽,无力统治玄黄世界。

4、封神之战

原本这只是一场凡间朝代变更的战争,然而却将道家的阐教、截教牵扯了进来,最终爆发了诛阵和万仙阵两大战役。

这两场战斗中,阐教损伤了部分弟子,而截教万仙更是十去七八,名存实亡;道家总体实力大损,然而西方教却借此机会引渡走了道家三教近半数仙人,为后来佛教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有名的四大战役:

1、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为了抢夺韩国的地盘,两国都不肯让步,由此发生了一场特别浩大的战争——长平之战。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赵国派出了几十万,而秦国派出了几十万人,两国加起来都快接近一百万人。

在战争结束之后,秦国竟把赵国的四十五万人都杀了,并且有四十万人被活埋,这次战争让赵国遭到了不能恢复的打击。

2、彭城之战

这次战争是楚汉两朝引起的,它的旧址在现在的江苏,这是一次项羽打败刘邦的契机,也是奔袭之战。

元年二月,田荣正在造反反楚,而项籍也正在齐地,于是刘备就趁着这个机会攻打关中,两个月后,齐,楚两国军队战事没有进展,双方一直在对峙。

楚都彭城正是没人看守的时候,刘备就又趁机给项羽一个杀害楚怀王的口实,召集了将近六十万大军在洛阳 *** ,分别从不同方向攻打彭城,顺利攻下彭城。

但是西楚霸王并没有慌张,他带领了三万精兵迅速从鲁南下,拿下了萧县,切断了刘邦军队的后路。而后,从西向东进行反攻,最后打败了刘邦的汉军。

3、赤壁之战

公元二零八七月十二日,曹操带领了水路百万大军,发起了荆州战役,想要攻打孙权,孙权自然是敌不过这百万大军,于是他就和刘备组成了联盟军队,军队的指挥由周瑜担任。

联盟军队在长江赤壁打倒了曹操的百万大军,在这以后,三国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4、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出兵要讨伐晋,在淝水两方交战,东晋仅有很少兵力,而前秦却有八十多万大军,这本是一场没有开战就知道结果的战争,但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惊讶了。

东晋竟然靠着八万多人打败了前秦的八十多万人,本来有着绝对的优势的前秦失败了,国家也因为这次战争渐渐衰败,所以北边的好多民族都不受前秦的控制了,慢慢自己分成为好几个政权。

而东晋也趁着这个大好的机会北伐,边界线被推到了黄河边缘上,从此之后的十几年都没有外族来攻打东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涿鹿之战

百度百科-祝融胜共工

百度百科-巫妖大战

百度百科-封神之战

神话战争(神话战争图片) 第1张

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之神是谁

阿瑞斯(希腊语:Ἄρης、英语:Ar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之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亦是众神之王宙斯和天后赫拉之子,被视为尚武精神的化身,罗马神话中与之对应的是玛尔斯(Mars)。

希腊神话故事为什么多数以战争为主?

希腊神话故事为什么以战争为主,那是从地理环境决定,古希腊地理范围,除了现在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是典型海洋性文明,通常通过掠夺或者贸易的来财物,相对经济生活高度繁荣,因此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希腊多以城邦为主,各个城邦组合国家,国家与国家形成对抗,以及周边国家,比如埃及,最早荷马史诗就有记载克里特所历经盛衰,特洛伊战争使特洛伊毁灭,迈锡衰落,就是战争来由,神话多来自人民对生活美好向往。

神话中上古的战争?

神话中上古的战争是指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的故事。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和姜水,二帝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一则神话中所言“诸侯”、“修德”等,很明显是出于后世儒者的附会。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确实发生过一次残酷的战争,《新书·益壤》称当时的战场是“流血漂杵”。

而黄帝居然能驱使熊、罴等猛兽参加战斗,为这次战争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猛兽可能是某些部落的图腾,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跟随着黄帝参加战斗。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这则神话实际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解释。

扩展资料:

产生背景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灵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上古神话

有哪些中国战争神话?

中国的神话源远流长,人们比较熟悉的是 *** 开天地、女娲造人等。同时,神话中不乏战争,神往往是战争的主角,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之战就打得天翻地覆。

话说女娲造了人,又安排男女婚配繁衍后代,教人使用乐器,让人们快乐地生活。但最初的人类面对的困境很多,祝融和共工的“神仙打架”就制造了一场大灾难。

传说火神祝融继“钻木取火”后,发明了“击石取火”,解决了取火难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尊崇。这引起了水神共工的嫉妒,他说:“世间万物离不开水,凭什么只敬祝融不敬我呢?”于是,愤怒的共工带领水族与祝融开战了,从此“水火不相容”。

开始,共工占据优势,发水淹了祝融的宫殿。但水有个特点,它往低处流。在水势退下后,祝融骑着火龙出战了,把共工为首的虾兵蟹将烧得焦头烂额。共工一败涂地,感到没脸活着了,便一头撞向不周山。他没撞死不要紧,不周山被撞塌了。这山原是擎天一柱,它倒下后便天塌地陷,火焰熊熊,洪水滔滔,野兽肆虐,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接下来便是“女娲补天”,填平地面,堵住洪水,消灭野兽,让人类重获生机。不过天地没有完全复原,天有些向西北倾斜,太阳、月亮和星辰都往那边归。东南的地势比以前低,江河都向那里汇聚,形成了大海。

惹祸的共工没死成,在大禹治水时又出现了,当然是去捣乱了。

黄帝大战蚩尤和夸父

神话等书籍里记载的“三皇五帝”少不了炎帝和黄帝,他们属于同代各据一方,都亦神亦人,也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因为发明了木车,又称为轩辕黄帝,他一统华夏,其中最激烈的是对蚩尤之战。

神话里的蚩尤牛面长角,原是炎帝属下,他有兄弟八十一人,皆铜头铁额,以沙石果腹,神力超人,能征惯战。因为有实力,蚩尤野心膨胀,先向炎帝发起进攻。炎帝惹不起他,又打不过,就躲起来,并向黄帝求援。黄帝感到蚩尤是他最强劲的对手,便召集大军,与蚩尤一决雌雄。

蚩尤不但有铜头铁额的兄弟,还有一群叫魑魅魍魉的妖魔鬼怪助阵,后来又请来夸父族,就是那个产生“夸父追日”的部族。黄帝大军中也鬼神云集,还有熊、虎等各种野兽。但一打起来,还是蚩尤占优势。尤其那些魑魅魍魉以怪声摄人魂魄,让对手丧失战斗力。

黄帝连败数场,忽然得到魑魅魍魉害怕龙声的情报,便派有一双翅膀的应龙出战。应龙不但制住了魑魅魍魉,还发大水淹了蚩尤的营盘。蚩尤一看不好,就再请风伯和雨师助阵,一阵狂风骤雨打败了应龙。

黄帝看应龙败下阵来,又调他的女儿旱神魃出战。魃的身体炎热如烈日,让暴风骤雨无影无踪。黄帝乘势大举进攻,蚩尤和夸父联军大败,蚩尤被擒杀,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全被屠戮,只有少数夸父族人逃跑了。

战后,应龙和魃因为用力过多,再也无力回到天上神界了。应龙到南方居住,那里形成多雨的天气。魃在哪里呆着,哪里就干旱,被称为“旱魃”。后世人求雨的时候,往往祭拜龙王庙,向龙王求雨,而旱魃则成为被打和驱逐的对象。夸父族人再出现是在愚公移山时,据说上帝派去背两座大山的夸娥氏二子,就是夸父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