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诸葛恪技能是什么 要详解!(攻城掠地诸葛瑾阵型打)

2023-03-23 3:03:25 攻略信息 lvseyouxi

三国杀诸葛恪武将技能

【傲才】:当你于回合外需要使用或打出一张基本牌时,你可以观看牌堆顶的两张牌。若你观看的牌中有此牌,你可以使用打出之。

【黩武】:出牌阶段,你可以弃置X张牌对你攻击范围内的一名其他角色造成1点伤害(X为该角色的体力值)。若你以此法令该角色进入濒死状态,则濒死状态结算后你失去1点体力,且本回合不能再发动黩武。

武将定位:攻击 防御

诸葛恪的敖才是个人品技能,你人品好的时候要杀有杀,要闪来闪,濒死了还可能有桃、酒。算是个不错的保命技能吧,关键是娱乐性强。注意这是个回合外技能,要是回合内岂不是逆天。这个技能是个主动的锁定技,就算是敌人求桃也要发动,可以观星两张牌,但救不救就看你了。

黩武是他的主技能,和典韦的强袭、关银屏的血祭差不多。技能强势输出,关键时候破敌方核心武将或像小诸葛、甄姬这样的难打的武将。只要你有牌,你就是大爷,想秒谁秒谁,不在乎牌的质量,只求数量,现在补牌武将这么多,就算他是摸牌白也没问题。刚开始6手牌是可以秒3血武将的。但也存在和菜刀流武将如SP赵云一样的通病——手短。

注意黩武的角色不管死没死,你黩武完都要流失1点体力的。小技巧是敌人一血后先杀一刀,万一死了可以拿牌继续黩武其他人。还有就是你有长武器如方天的话,可以拿武器去黩武你攻击距离外的人。这和强袭血祭不同。原因不知道,毕竟这武将这么贵,典韦6块,关银屏冲5块白送,当然得搞点特殊了。

特殊的是你可以0牌黩武不屈的周泰或化身不屈的左慈,直接黩武到死,可能是这是周泰的技能,不是濒死状态了吧。不清楚额。你黩武死蔡文姬的话,是不流失体力的,爽歪歪,不爽的是你还是变3血小白板。

这武将身份适应性强,主忠内反都能胜任,有时候能强势输出,有时候又有点酱油。毕竟这武将手短,还需要点人品。

手打,不容易。

攻城掠地诸葛瑾阵型打(攻城掠地诸葛初辫) 第1张

胡莱三国 诸葛瑾技能

【胡莱三国诸葛瑾技能搭配推荐】:

天生技能:蛊惑军心,攻击-B 防御-A 生命-B

注:卓越-S 杰出-A 优秀-B 良好-C 普通-D

诸葛瑾满属性:满攻55,满防38,满血155(攻防相加93)

天赋技能:【蛊惑军心】(在士兵对战阶段,有40%的几率使对方某支部队下一回合受到的伤害提高40%),强大的统御技能

解读:类似黄月英,都是概率将,把技能设想成武将技的话,那黄月英是盾,而他则是斜刺,斜刺稳定,所以个人感觉比黄月英胜率高。

这是一个适合魏国特种的英雄,非常强大,请走统御路线。

配置推荐:技能搭配不是很多,和黄月类似,理论上是逆境的克星。

天生+兵攻+血战+一鼓作气+运筹(若对方无武技能此为更佳攻城配置,与纯统御将,抢得先手后,高概率破逆境将。)

天生+兵攻+兵防+势如破竹+运筹(魏国占优的配置,与技能叠加可获得55%的攻击力,注意新版本势如破竹提升%15)

天生+兵攻+兵防+逆境+运筹(打带武将技的配置,后手兵少的情况下,提升攻击力)

天生+兵攻+兵防+众志成城+运筹(打双打兵将的配置。)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人物?

军事人才。

诸葛亮出身世族大家,他的祖上曾经担任过司隶校尉的高级武职。这使得诸葛亮自幼耳濡目染,从家族的文化沉淀中得到很多教益。诸葛亮没有出山前,就自诩管仲乐毅。这两人分别是春秋战国时著名的文臣武将,可见诸葛亮对自己文武全才的自信。

不过在诸葛亮的前半生,他一直担负的是文臣的角色。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后,让他担负起萧何的职责,治理地方,足食足兵。连他的敌对阵营的谋士刘晔也评价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只是因为形势的需要,诸葛亮才走上带兵作战的战场。

在张飞遇害后,诸葛亮接替他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开始执掌军权。在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便开始以北伐曹魏,匡扶汉室为己任,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在诸葛亮之一次北伐的时候,曹魏以为刘备、关羽、张飞这些人都已离世,蜀军已经没有了作战的能力。谁知道,他们遇到了诸葛亮这位强劲的对手。

千军破什么将好

千军破里更优秀的武将俗称“紫将”。原因是当大家招募到这些优秀的武将的时候,系统会在世界频道上显示“XX得到XX武将相助,必将扬名沙场”。而世界频道上显示的武将名称,全是紫色的,故而得名为“紫将”。

千军破里的全部紫将总共有12位,分别是吕布、诸葛亮、赵云、陆逊、周瑜、关羽、张飞、司马懿、黄忠、张昭、马超、张辽。其中的吕布、诸葛、赵云三位是RMB玩家专属,非RMB玩家是渴望不可及的。听说消费满5千RMB就可以得到诸葛,消费满1万RMB可以得到吕布,是烧钱的人才能得到的。

目前非RMB玩家能够招募到的更好的武将是关羽,不过需要RP爆发,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现在最泛滥的紫将是黄忠和张昭,很多人的小号都能得到这两位相助,一个弓将一个盾将,正好搭配。

新版千军破中加入了五个新武将,分别是王允、周泰、刘辟、张任、郝昭。

这5人的级别还达不到紫将,但是比徐晃、张郃这些二流武将强一些。

仅次于紫将的还有一批二流将领,比一般的黄将要强一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一般的黄将很难区分,把人名列出来,大家记住,仔细辨认,分别是:

曹仁 庞德 夏侯渊 徐晃 魏延 张郃 审配 孙策 太史慈 夏侯敦 许褚 甘宁 黄盖 典韦 满宠 郭嘉 姜维 法正 诸葛瑾 程昱 贾诩 荀彧 徐庶

武将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群将、弓将、盾将、攻城将、骑将、步将、运将。

群将就是拥有群攻技能的武将,比如关张、陆逊、诸葛、周瑜,他们属于一流群将。而新增的王允、郝昭等5人,属于二流群将,能群攻到的人比较少。我有一个王允,很少能见到他群攻到对方2个人。

群将最需要的就是高攻击输出,所以一般应该带攻击力比较高的兵种。一般大家带的都是弓兵,比如元戎弩兵,甚至是无当飞军。其实带攻城弩也是很不错的,攻城弩的攻击距离远,可以群到更多的敌人。

弓将是指专门带弓兵的武将,代表人物是黄忠、姜维、太史慈。这些人没有什么好解释的,给他们带着弓兵就对了。加点更好是加统御,有先攻优势。

盾将跟步将是不同的,盾将是指政治很高,可以带很多兵力当肉盾的武将,代表人物是张昭、王允。这些武将应该带高防的步兵,比如禁军(小金人)、铁甲卫、藤甲兵、陷阵营,小号的盾将可以带重步兵。盾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其他兵种,由于对方基本都设置为优先攻击更大,而盾将带的兵力是最多的,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专门挨打,而高攻低防的弓兵的存活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攻城将是指专门带投石车打城墙的,代表人物是徐晃、刘晔、曹彰。这些攻城将各有千秋。以前我们普遍认为徐晃是之一攻城将,因为徐晃统御高,先出手。但是后来对方在关口放了很多灰,阻挡了我们前进,必须先有人清灰。而徐晃的先手就打不到墙了,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刘晔,可以学一个火攻或者水攻,而且刘晔政治高,带的投石车比较多。曹彰也不错,拥有3级火攻,3级技能是2级技能和1级技能无法相比的。

骑将是带骑兵的武将,代表人物是马超、张辽。千军破这个游戏里,用骑兵的不多,其他骑将都不要用,扔了算了,也就是这两位紫色骑将还可以用用。马超的技能奔雷闪拥有晕眩的作用,还是不错的。

步将是带步兵的武将,在中低级黄将中大量存在,代表人物是魏延、典韦、孙策。这些人拥有步兵的技能和阵型,最适合带步兵。一般用步将的不太多,用盾将的比较多。小号和新人可以考虑用一下步将。

运将就是专门运输的将领,常见的有大乔、小乔姐妹,李严、荀彧、诸葛瑾。其中荀彧和诸葛瑾是比较强的运将,如果在大战的时候,有另外一家敌对势力攻打己方背后,实在无将可用,只好派运将的情况下,荀彧、诸葛瑾也可以临时顶一顶。一般来说,一个玩家拥有一两个运将就足够了。

另外还有一种垃圾将——内政将,代表人物司马徽、满宠。这些内政将是没什么实际用途的,一般不会有哪个玩家专门为了筑墙、修路而专门留着一个内政将,除了某些专门负责修路的小号。司马徽被我开了好几次了,还是经常光顾我的酒馆,真可气。

一般来说,一个非RMB玩家能够招到的紫将不会超过3个。招到什么紫将就用哪个吧,不要为了招新紫将而开了不满意的马超、张辽、张昭,开了他们也不一定会出新紫将。

招到紫将以后,自己应该就向这个紫将方向转型,不要千人一面的都爆弓。比如我现在招到了张昭和马超2人,我就把以前的兵城废弃了,新建一座兵城,里面5个步兵营、2个骑兵营,只有1个弓兵营,我不再出弓兵了,安心出步兵,给兄弟们当肉盾。

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

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建安十九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汉献帝延康元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

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高中语文学的文言文

选我吧 多给点分吧 我有急用!!!

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孙权劝学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基础练习:

1、填空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讽谏”的意思是 。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谓其妻曰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2)于是入朝见威王( ) 皆朝于齐 ()

(3)皆以美于徐公 ( ) 必以情 ()

(4)时时而间进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判断下面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3分)

(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4分)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能谤讥于市朝

6、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

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③期年之后,……( )④王曰:“善。”乃下令( )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级: 。

②纳谏后的三大变化: ;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阅读下面内容,完成练习。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能谤讥于市朝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考答案

[1.(1)当面指责(2)指责过失(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2.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4.(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四、阅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解释下列画线的文言语词:(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2分)

4、“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3分)

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分)

参考答案

【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2、略 3、门庭若市;造句略。 4、受了邹忌的启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更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五、文言文阅读(16分)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今齐地方千里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3.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4.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参考答案

【1.①确实,的确 ②土地方圆(2分。每格1分)2.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3.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4.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 *** 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

《荆轲刺秦王》练习(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

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

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 又前而为歌曰

③ 乃朝服,设九宾

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 使使以闻大王

⑥ 箕踞以骂曰

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答案:

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

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

3. D 析:A. 亢 kàng B. 懦 nuò C. 淬 cuì,杵 chǔ

4. 顾 ① 只是,不过;② 回头

辞 ① 辞别;② 推辞

微 ① 假如,没有;② 暗暗地

引 ① 身子向上起;② 举起

发 ① 打开;② 出发

就 ① 成功,成;② 靠近,登上

析:积累文言词汇,注意区别词语含义。

5.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

6. (1)袒露一只臂膀 (2)宫廷的侍卫 (3)不得志,走投无路

(4)宽容,原谅 (5)近随,近侍人员 (6)殿前的台阶下

(7)有德行的人

析:落实双基,积累文言词语

7.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

析: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

8. (1)稍微 (2)断 (3)跑 (4)没有用来……的办法

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9. B 析:都是“回头”的意思。

10. (1)“奉”通“捧” (2)“见”通“现”

(3)“还”通“环” (4)“卒”通“猝”

(5)“振”通“震”

析: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11. (1)以:按照,做介词

(2)之:他,做代词;于:在,做介词

(3)因:于是,做连词;之:的,做助词

(4)其:他们的,做代词

析:积累重点虚词的释义,并能举一返三。

12. B 析:考查一词多义。

使做名词时,当“使者”“使命”讲。

使做动词时,当“让”“派”“出使”讲。

“使”②与“者”字构成“者”字短语,是“出使”的意思。

“使”③与“奉”连用,是“使命”的意思。

13. D 析:考查词多义,多词一义,例句中的“以”与D句中的“以”都用在目的复句中,当“来”讲。

14. A 析:翻译时注意语境。“贱”译成卑贱的,次要的。是形容词做名词用。

15. B 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注意此句中“婴儿子”即“北宫之女”。

16. B、C、E 析: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之一段写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情况,然后才问齐王是否健康,表现了她重视农业生产,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认为这是国君治国的基础。

第二段,通过赵威后问两个隐居的贤士是否任用,一个孝女是否“入朝”表达了她主张任用贤人,提倡孝道的治国思想。

【模拟试题】

1.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1)人不敢与忤视( ) (2)而右手揕其胸( )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 (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

(5)使工以药淬之(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秦王还柱而走。

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3.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秦王还柱而走 ② 图穷而匕首见

③ (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④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 指出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封之( ) (2)太子迟之( ) (3)群臣怪之( )

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攻城略地( ) (2)略无慕艳意( )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 (4)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 )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2)君既若见录( )

(3)乃遂私见樊於期(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7.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攀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 今:

(2)则秦未可亲也

古: 今: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 今: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 今:

8. 从下列每组中分别找出两个词义相同的加点词。

(1)A. 进兵北略地 B. 略无慕艳意 C. 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

D. 攻城略地 E.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答:( )与( )

(2)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莫我肯顾 C.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 顾计不知所出耳 E.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答:( )与( )

9. 翻译下列句子。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2)乃今得闻教!

(3)乃为装遣荆轲。

(4)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2.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谨,太祖爱之,赐之名字,以为小校。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梁攻濮州,战南刘桥、范县,存节功多。李罕之围张全义于河阳,全义乞兵于梁,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知其间道,使以兵为前锋。是时岁饥,兵行乏食,存节以金帛就民易干葚以食军,击走罕之。

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郓西北隅濠中,期以日午渡兵逾濠急攻之。会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朱宣。朱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攻宿,然宿沟垒素固,可以御敌。”乃夜以兵急趣徐州,比傅徐城下,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不能攻而去。已而大祖使者至,授存节军机,悉与存节意合,由是诸将益服其能。迁潞州都指挥使。太祖攻凤翔,使召存节。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潞人送者皆号泣。

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晋兵已破夹城,存节等以余兵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存节顾诸将曰:“吾行虽不受命,然泽州要害,不可失也。”诸将皆不欲救之。存节戒士卒熟息,已而谓曰:“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比至泽州,州人已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存节入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隧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

同州刘知俊叛,奔凤翔,乃迁存节匡国军节度使。朱友谦叛附于晋,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同州水咸而无井,知俊叛梁,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与岐兵合围持久,欲以渴疲之。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下。蒋殷反徐州,遣存节攻破之,以功加太尉。梁、晋相距于河上,存节病痟,而梁、晋方苦战,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不及其他。

(《新五代史·汉臣传》)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 故事:旧例。

B. 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 失期:错过了约定的时间。

C.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 趣:通“趋”,奔赴。

D. 病革,召归京师 革:急,重。

15.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6.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牛存节智勇的一组是( )

① 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

②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

③ 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

④ 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

⑤ 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

⑥ 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牛存节之所以投奔梁太祖,是因为他觉得梁太祖是一位能平定天下的英雄。他后来也得到了梁太祖的重用。

B. 牛存节治军严明,不侵扰百姓。援救全义时,缺少军粮就用钱买,不白拿老百姓的粮食。在潞州任都指挥使,深得民心,离开时,“潞人送者皆号泣”。

C. 牛存节听说晋兵攻泽州,虽然没有得到太祖的命令,但当机立断,赶去援救。晋人挖地道攻城,牛存节也派人挖地道对抗,晋人攻不进去,只好撤去。

D. 牛存节一生忠心耿耿,转战沙场,为国分忧,最后战死沙场。临死前,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对国家尽忠,对家庭尽孝。

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

(2)“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

【试题答案】

1. (1)wǔ (2)zhèn (3)fǔ (4)chéng (5)cuì

2. B

3. C

4. (1)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2)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3)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5. (1)夺占 (2)丝毫 (3)谋划 (4)大致

6. (1)接见 (2)我 (3)会见 (4)被

7. (1)眼泪;鼻涕 (2)亲近;父母,亲人

(3)处境困难;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4)袒露一只臂膀;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8. (1)A;D(攻占,夺取) (2)B;C(顾及)

9. (1)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2)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3)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4)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 *** 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5)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10. A

11. D

12. D

13. (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14. A

15. C

16. A

17. D

18. (1)朱瑾的军队正往这里赶,望见牛存节带领的士兵扬起的尘土,惊叹地说:“梁兵已经到了,他们是多么的迅速啊!”

(2)“事情紧急而不前去援救,哪里称得上勇敢呢?”于是牛存节拿着马鞭冲在前面,士卒在后面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