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早稻和晚稻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2023-03-17 18:43:59 最新游戏资讯 lvseyouxi

早稻是什么意思

早稻的意思是栽培时间较早且成熟早的南方籼稻。

2020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2022年8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3万吨(562.5亿斤),比2021年增加10.6万吨(2.1亿斤),增长0.4%。

根据水稻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

早稻生产的大米称为早籼米或早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工业粮或储备粮。

确定早稻播种期:温度稳定在12至14摄氏度时,是水稻发芽和生长的更低温度。而自然条件下,白天高于日平均温度,夜间低于日平均温度,以日平均温度10摄氏度和12摄氏度分别是粳稻和籼稻生长的更低温度。

早稻的适宜播期为: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12摄氏度,长江流域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纬度和海拔增加而温度降低,播期应推迟。在生产中,应注意当时的天气预报,应掌握在“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利用播后一段晴暖天气,使种子根早入土,到第二次冷空气来临时,秧苗已扎根立苗,不至于受低温冷害而造成烂种烂芽。

早稻和晚稻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早稻 :

〖early(season)rice〗栽培时间较早且成熟早的南方籼稻,以产季不同区分于中稻、晚稻。

晚稻:

[late rice] 插秧期较晚或成熟期较晚的稻子。

一、感光性不同

晚稻:感光性强,可被短日、高温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最长(74.2天),基本营养生长期最短,基本营养生长性也小。

早稻:感光性迟钝或无感,被短日、高温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最短(23天),但营养生长性较晚稻稍大。

二、感温性不同

水稻生长上限温度一般为40℃,而发育上限温度不会超过28℃。晚稻较早稻的感温性更强。

三、收获时间不同

5月上旬播种的一季稻,生育期一般是140-160天之间,收获时间应该在10月上中旬;而一年两熟的区域,早稻一般在7月下旬收获。

晚稻一般在10月中下旬收获,它的品种生育期不一样;至于一年三季的海南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晚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早稻

什么是早稻,什么是晚稻

早稻是栽培时间较早且成熟早的南方籼稻。中稻是一种在季节上处于早熟类型和晚熟类型之间的中熟类型稻。晚稻是插秧期较晚或成熟期较晚的稻子。

早稻生产的大米称为早籼米或早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工业粮或储备粮。

半晚熟稻,一种在季节上处于早熟类型和晚熟类型之间的中熟类型稻。一般在早秋季节成熟,多数中粳品种具有中等的感光性,播种至抽穗日数因地区和播期不同而变化较大,遇短日高温天气,生育期缩短。中籼品种的感光性比中粳弱,播种至抽穗日数变化较小而相对稳定,因而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华南稻区的迟熟早籼引至长江流域稻区可以作中稻种植。

依据生育期,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早稻米一般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米质疏松,品质较差,而晚稻米则反之,品质较好。